最新通告:第30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将于2025年6月10日上午8时开始报名。详询:0579-87282888
以展旺市 以展兴城――写在中国五金博览会30周年之际
2025-09-23 09:53:01
今年,中国五金博览会正式迈入意义非凡的30周年。30年前,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永康这片五金热土上生根发芽;30年后,这棵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,成为引领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世界五金产业的重要舞台。中国五金博览会,这个与中国五金产业共同成长起来的行业盛会,用30年的时间书写了一部中国五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史诗。这场跨越30年的盛会,早已超越“展会”本身的意义:它不仅是永康会展经济崛起的“见证者”,更像一面镜子,清晰折射出中国五金产业从“小五金”到“大产业”、从“国内市场”到“全球视野”的转型脉络,走出了一条“以展旺市 以展兴城”的特色之路。博览会的成功举办,有力促进五金城市场的兴旺繁荣,推动永康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在国内外打响“五金之都”金字招牌。是什么让这场五金盛会跨越30年仍保持蓬勃生机?答案就藏在其扎根产业的深厚根基、紧跟时代的创新步伐,以及不断优化的办展机制之中。

产业为基:

从区域窗口到全球舞台的跃迁

1996年,在“办与不办”的争议声中,时任金华市委常委、永康市委书记李强在关键时刻拍了板,第一届中国五金新产品博览会于当年10月6日拉开帷幕,尽管过程一波三折,却成就了四个“没想到”:没想到自发参加开幕式的人那么多,没想到汇集的五金新产品这么多,没想到五金机械产品交易这么热闹,没想到科技成果交流如此“一拍即合”。据当时保卫组回忆,开幕式现场人山人海,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当时的永康一点也不为过。与热闹的开幕式相比,商交成果更是让全市上下欢欣鼓舞:参展市内企业近千家,市外企业达108家,实现成交额达5.89亿元,其中出口创汇1720万美元,科技成果转让累计285个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开端,却为中国五金行业搭建了一个专业化交流平台。早期博览会聚焦于工具五金、建筑五金等传统品类,成为连接产销、沟通行业信息的重要桥梁。随着博览会规模逐年扩大,参展企业从浙江本土逐步扩展到长三角地区,再辐射全国,参展产品品类不断丰富,质量逐年提升,为中国五金产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。博览会功能也从单一的产品交易,扩展至招商推介、产业对接、技术交流、国际合作等多维度平台。举办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、组织五金行业高峰论坛、发布五金指数……博览会已成为五金行业发展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风向标”,推动中国五金从“制造”向“创造”转型。30年来,永康八大五金产业集群始终是五金博览会的“硬核支撑”――门业、杯业、休闲运动车产量均占全国70%以上,电动工具、保温杯等产品远销全球。依托雄厚的五金产业优势,中国五金博览会参展企业数量长期稳定在1000家以上的规模,展出内容覆盖电动工具类、工具五金类、机械设备类等产品。2023年第28届博览会,首次设立进口五金产品展示区,吸引12个国际品牌入驻。同时以“展中展”形式举办首届智能锁产业链博览会,还同步举办了永康五金全球采购对接会,进一步打通国内外五金产业资源,让“五金之都”的平台价值辐射全球,为“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”注入强劲动力。与此同时,中国五金博览会市场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。去年的第29届博览会,展出面积达8.8万平方米,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(市)以及德国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1501家企业参展,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届之最。其中,永武缙地区以外参展企业占比达65.7%,共计987家。

创新为翼:

从传统展销到智慧会展的蝶变

如果说产业根基是展会的底气,那么持续创新就是驱使其突破向前的动力。30年来,中国五金博览会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,从展览形式到内容生态,不断打破传统展会的界限,深度融合产业、城市文旅、商业、论坛等,线上线下联动,积极放大展会“乘数效应”,构建起“线上+线下”“展览+服务”的多元生态。展览形式的创新率先打破时空限制。中国五金博览会积极拥抱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,实现了从传统线下展销到线上线下同步展销、智慧会展的转变。五金城集团旗下的“五金优选”“尚五金”等电商平台,借助展会开展五金采购节等活动,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融入互联网的商机,促进产业与“互联网+”的融合。通过线上平台,企业可以突破地域限制,将产品展示给全球更多的客户,拓展销售渠道。同时,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览形式,也为采购商提供了更加便捷、高效的采购体验,大大提高了采购效率。内容生态的丰富则让展会从“卖产品”升级为“全平台”。从早期建立的中国五金博物馆、永康地方工业产品展销馆、国外五金产品展示馆,到永康五金名品精品展示厅,再到1.3万平米的世界五金精品馆,以及“四馆”:神雕铜艺博物馆、锡雕馆、铁艺馆、银雕馆等非遗展示基地,犹如撰写了一部“立体的五金史书”,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“永康五金”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。这些场馆常年对外展示,不仅丰富了展馆功能,提升了展会文化内涵,而且也在引领着永康五金产业的转型升级。2013年第18届博览会,发布全国首个五金行业指数――“中国・永康五金指数”,被纳入全国专业市场五大指数。2023年第28届博览会,升级发布“世界・永康五金指数”,成为五金行业的风向标、市场行情的晴雨表。2024年第29届博览会,举办京东工业――永康五金产业带签约仪式暨京东永康地标馆成立仪式等配套活动,中国五金博览会的产业对接、技术交流等平台作用持续深化。

市场运作:

专业办展与多方协同的双向发力

一场展会能持续发展30年,离不开高效灵活的办展机制。中国五金博览会的成功,除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、行业协会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外,还在于其始终顺应行业发展规律,以市场化、专业化路径实现“多方共赢”,为长期稳定发展筑牢根基,也为“让永康五金走向世界、让世界五金汇集永康”搭建了可持续的平台体系。

展会初期,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搭建基础运营框架,快速打开市场局面。随着市场环境变化,运作主体与模式持续调整,更注重贴合行业趋势与企业需求。1998年第三届博览会,展位招展开启市场化转型;2000年第五届博览会,永康市政府主动退出主办单位角色,至2010年第15届博览会退出招商组展工作;2023年第28届博览会,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分会退出承办序列,这一历时二十余年的渐进式改革,展现了政府主导型展会向市场化运营的平稳过渡。在这一过程中,政府的角色并非简单“退出”,而是实现了从“台前主导”到“幕后支持”的战略转变,通过制度设计、政策保障和资源协调等方式持续赋能,统筹做好安全、交通、应急等服务和保障工作,形成了“政府引导、国企主体、市场运作”的模式。这种灵活的市场化机制,让展会具备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――第27届博览会虽因特殊情况延期举办,仍能顺利复展;多届博览会在行业调整期,依旧保持稳定的参展规模与交易。正是这种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运作逻辑,成为展会应对挑战、持续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30年风雨兼程,中国五金博览会完成了从“地方展会”到“国家级平台”再到“全球五金交流窗口”的蜕变。面向未来,随着智能五金、绿色制造的新潮涌动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,这场盛会必将继续扎根产业、拥抱创新,在推动中国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铸就更加辉煌的未来。

展会热线: 0579-87282888
传真: 0579-87282875
  0579-87282876
E-mail:ykhz@ykicec.com
地址:浙江省永康市五湖路1号中国五金博览会招商交易组

在线联系
x

中国五金博览会
www.chhwf.com

联系:0579-87282888

工作时间每周一到周五
上午8:30-11:00
下午14:00-17:00

地址:浙江省永康市五湖路1号
(永康国际会展中心)

浙公网安备 33078402100071号